全体合影
2018年8月25日,欧博企管第25期《超级领导力》研修班在广州珠江新城越秀财富世纪广场隆重开启,近百位企业家与高管云集欧博企管总部,一起聆听明德堂创始人曾伟教授倾情讲授提升领导力之心法宝典。
《大学》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”任何问题都有本末之分,很多企业制度、奖罚、人情等方法都做了,效果却不太理想,企业还是风雨飘摇,这是因为没有抓住管理的根本。管理的根本是什么呢?
曾伟教授指出,领导人的境界决定了团队的大小,团队的大小决定企业的发展,领导人的境界的核心是对人性的认知。
《圣经》:“上帝把宇宙万物造出来,一切都是善的,都是有利于生命的。” 《三字经》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 《道德经》: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” 西方几千年文化和中国几千年文化,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:一切皆善
《圣经》在第二章讲世界是一体的,亚当是泥巴做的,而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做的,寓意着人与自然是一体的,人与人原本也是一体的。《圣经》在第三章讲亚当夏娃吃禁果前“赤身裸体并不觉羞耻”,这是因为心理上双方是一体的。吃禁果后,自我意识起来了,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,破坏了一体感,恶就产生了。
心理学家荣格:“自我意识是最大的善,也是最大的恶。”西方心理学家认为,分辨善恶的“自我意识”就是禁果。
王阳明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”
自我意识产生之后,把自己当成独一无二的个体,就会想让自己得到多一点好处,少一点坏处,自私心便产生了。曾伟教授强调说,管理难做的根源在于一体感的缺失。
一体感该如何获得? |
在课程现场,曾伟教授和学员们一起观看了“小悦悦事件”的监控视频。为什么小悦悦明明和我们无关,我们看着却那么难受?孟子讲“恻隐之心”,人原本就会把自己和周围的一切看成一体,我们的心会把我们和小悦悦放到一起去,一体感是与生俱来的。这就是良心、良知,是人的本性。
视频中的18个路人中只有1人去救了小悦悦,另外17人频频回头、顿足,说明他们的一体感、良知还在,为什么没有行动?因为他们多了那一念:想保护自己。自我意识一起来,考虑自己的得失,一体心就会被破坏。
通过让大家看心理实验图片和视频,曾伟教授指出,注意力一聚焦,人的大脑马上就会进行加工、想像,人就会信以为真。所以,不要认为看到的事实就是真实的事实,看到的事实只和注意力有关。假如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,执着于自己的得失、好处、情绪、观点、想法,就会破坏一体性,很多该做的事就不做了,变得自我、自私。
曾伟教授强调:人人皆善,只是有些人不智慧,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,领导做管理就是引导下属的注意力,去开启员工的智慧。
《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 ——曾子 |
“大”解为:大人。“大人者,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。”大人就是有一体心的人,把周围的一切都和自己融为一体来看,心量广大。“学”是指学修、修行。“大学之道”就是学习做大人、当领导的功夫。《大学》就是一体的学修之道。怎样修呢?
明德:良知、一体心。明明德:大人的修学之道,是明白人人都有良知,明白一体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,一体心都是与生俱来的。
《论语》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 ——孔子 |
人与生俱来的一体心会被“自我意识”破坏,所以要把一己心去掉,修复“一体心”,这就是亲民。
曾伟教授说,老板要带头克己,在企业里养成一股克己的风气:懂得不执着于自己的一己之见、一己之利、一己之私。一己心不一定是坏,但是过份执着不行。所以管理者要引导下属的注意力向一体靠齐,也就是亲民。
怎样做到亲民?
儒家开出的方子是让人在生活中修“一体感”:
孝:父子同体;
悌:兄弟同心;
信:与朋友同体;
忠:与上司同体;
最后恢复到“一体”的本来面目,就是至善,止于至善。
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,《大学》七证是修证的七个阶段、动作。
“知止”是克己的修法。“知”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不能盲目地克,在克己之前一定要知。
《论语》中孔子对“孝”的解释因提问者的不同而各不相同,这是因为孔子悟透了人的本性是善,他针对不同的人、事因材施教,改不同人的习性,最后都是让人回到善、回到人的本来。所以,要在知的基础上克己,通过“知”让“克己”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
七证中的“虑”就是指既能考虑自己,又能考虑别人。注意力放到一体上,放到彼此的关系上。
曾伟教授指出,企业重奖罚却罚不下去,是因为“知”做得不好: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、哪件事错了。欧博稽核的重点在知不在罚,管理要做到正在进行时,错误刚犯的时候就处理:第一,问题不严重好解决;第二,证据确凿;第三,可以马上帮助、指导。做管理要先帮后罚,有帮人之心,也要有帮人的动作。
《论语》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企业的很多问题不是出在善恶上,而是出在知上。企业里要先练内功,修行、克己。企业只有一体化才能制度化。一体是本,制度是末。以一体为方向,以克己为手段,以知为前提;在自己身上下功夫,不仅能赚钱,还能把事做好,还能把身。
《大学》八目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物格而后知至:活在当下;知至而后意诚:注意力时刻在当下,你的意就诚了。
课程中,施为民老师带领学员们学修“动中禅”,体悟“意”与“识”。意是注意力,识是过去的经验、观念,意被识带着走,就是注意力放在过去。
曾伟教授强调,人有三种状态:
第一种,意被识支配,三心二意,做不好事;
第二种,注意力高度集中,事情做好了却很累,很难持续;
第三种,用知替代了意,既轻松又专注,把事情做好又不费力。
心正:通过格物、致知、诚意后达到心正的人,也就是常人所说的“君子”。
曾伟教授解“君子”与“小人”: 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 —— 君子追求利益可以考虑整体,集体受益;小人追求利益只从自己考虑。
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"——君子做事和和气气又有原则,各行其职,最终企业同体。小人装作没意见,做的时候又不执行,和大家不同体。
"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" ——君子团结而不勾结,小人勾结而不团结。
"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" ——君子取得成绩时不会只看一时得失,既能看到现在的成功又能想到未来的隐患,心态自然平和;小人则注意力只盯着现在的成功。
"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" ——君子在自己身上下功夫,克己;小人遇到事情只想要求别人改变。
"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" ——君子影响他人,小人被他人影响。
曾伟教授总结道,君子和小人不是道德上的优劣,而是格局境界的区别。
君子厉害之处在于看待问题很全面。我们要通过修行从小人向君子转变,不要老盯着自己的一点点,要把自己的心量扩大,做一个看问题看得很全面、特别有能耐、利国利民的正人君子。
下期课程将在2018年9月22至23日隆重推出,敬请期待!
课程地点: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13号越秀财富世纪广场A1座1407室
课程费用:19800元/人/期 每期两天
咨询电话:400-829-8885 微信:oubo6699 手机13316131427